期刊导读

中国近现代史论文_上海市副食品生产基地研究(

来源:江苏调味副食品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2年01月31日 17:50:10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主题和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上海副食品基地的建立

第一节 上海建立副食品基地的原因分析

    一、农副产品产量降低

    二、农副产品外省调拨量大幅减少

    三、建立副食品基地的重要性

    四、建立副食品基地的条件

第二节 副食品生产基地的建立与发展

    一、快速建立起副食品生产基地

    二、各部门对基地发展的分工合作

    三、农场的人员安排和管理方式

    四、农副食品的生产计划

第二章 农场的生产和收购计划

第一节 增加农副产品收购

    一、计划交售和比例分成的办法

    二、制定副食品收购方针

第二节 合同制度安排生产和收购

    一、合同制度的来源

    二、合同制度安排生产和收购

第三章 农场的清算和总结

第一节 副食品生产基地亏损及清理

    一、国营农场亏损及其原因

    二、国营农场分解为公社

    三、农场固定资产的清算

第二节 副食品生产基地的经验总结

    一、经验和教训

    二、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文章摘要:本篇论文以1959到1961年为界,主要研究为解决当时上海市副食品供应紧张而建立的上海市郊区四个副食品生产基地建立的历史背景、运行情况及其最后归属问题。从历史背景看,1959年由于人民公社化的普及,生产和分配方式发生改变,以往上海市的副食品供应主要依靠从外省调入,但是人民公社化以后,没有国家指令不调食品,同时,人民公社阻断了一些小农的供应,再加上上海市人口在1959年增加了三百万,导致副食品供应极其紧张,因此上海市委决定建立老港农场、长兴农场、召楼农场和横沙农场等四个大型国营农场作为上海市副食品供应的基地。从农场的运行情况来看,本文主要梳理了农场的管理方针和在合同制度指导下的生产和收购计划。农场的管理主要遵循“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分散经营”。在统一管理的基础上,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农副产品交易量的提升,为了更有效的促进副食品的生产和收购计划,国家非常重视合同制度,政府和农场之间运用合同制度制定了生产和收购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生产计划,并根据生产计划完成收购任务。最后是农场最终的归属问题,农场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解决上海市的副食品供应问题,在经历了两年的巨大亏损之后,开始了对农场的清理。农场自1959年建立以来收入少亏损多,不仅亏损了大部分国家投资的资金,还欠了大额的贷款,因此农场很难继续再以本来的方式继续存在,1961年开始对国营农场缩小了规模,大范围的对农场进行资产清算,对农场的债务和固定资产进行清算并转让给公社。对农场的清算意味着这一次在郊区建立的副食品生产基地的尝试是不成功的。造成农场亏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还是人民公社体制自身的弊端,共产风、一刀切和瞎指挥问题是造成农场亏损的主要原因。最后,讨论在建立副食品基地的这个过程当中的得与失,以及用当下的眼光去认知它的历史价值。

文章关键词:

论文DOI:10.27312/d.cnki.gshsu.2020.001793

论文分类号:K27;F426.82

上一篇:军事论文_基于信息系统的军队副食品区域集中筹

下一篇:中国近现代史论文_上海市副食品生产基地研究(

Copyright © 2021 《江苏调味副食品》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